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工博会高校展区:高水平科研创新“顶天立地”

2019年09月25日 07:37   来源:文汇报   

  国际领先,原创性成果亮点多

  中国高校正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工博会上,中国高校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实力,在多个行业不仅打破垄断,甚至跻身国际领先水平,转化产品凭过硬的技术质量畅销全球。

  上海交大孙宝德教授团队“高性能架空导线制备技术”助力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项目团队研制的高导耐热导线和高导抗疲劳导线已走出国门,出口到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了众多海外架空线路建设工程,累计架线超2万公里,打破国际大公司的垄断,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电力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复旦大学卢红斌课题组在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创新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石墨烯规模化商业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有望拉动下游诸多产品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也为提升天然石墨附加值开辟了新路径。

  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破浪出海”,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循迹、自主避障、自动布放回收等功能。搭配不同的任务载荷执行复杂岛礁海域自主测绘、海洋环境自主监测、危险海域应急监测处置、水下考古探测等任务。

  此外,还有同济大学的深埋近距离地铁隧道穿越敏感建构筑物关键技术及装备,能提前感知并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沉降。华东理工大学的CHO细胞表达抗体蛋白的培养工艺与无血清培养基设计平台,打造生物制药领域王牌发动机;SE水煤(焦)浆气化成套技术让“黑”煤变“绿”气。

  关注民生,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高校展区一直都注重展示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节能减排、垃圾回收都是此次工博会上不少项目的聚焦点。

  复旦大学“骨质疏松超声诊疗仪”可用于孕妇、新生儿,具有无电离辐射、安全、便携及成本低等优势。

  复旦大学研发的反射式显示用彩色“光子墨水”,节能护眼可变色,往小了做它是方便握持的手写板,往大了做它是无墨无尘、更易使用的黑板;它可以用于制作低成本、价格低廉的产品,也可以制作高成本的、更精密的产品,当与相关软件结合时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济大学教授研发的移动激光扫描神器,利用新型传感器,集成激光、视觉和惯导,研发了一套低成本车载移动道路扫描系统,可快速提供高精度的城市三维地图,绘制车道级道路底图、交通感知与实时路况预警、进行道路路面信息检测如高速坑槽信息发布、城市街景地图制作、道路标志标线路牌自动化提取等,实现道路信息的高效率采集、更新,为时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的医用光敏生物胶,是一种可快速止血的神奇胶水,体表体内都能安全使用。华理教授研发纤塑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让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东华大学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打造纺织机械“特种部队”;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独创中国方案让废旧纺织品“美丽再生”。

  上海大学在工业废气和污水治理方面的创新突破令人瞩目。高水平研发团队在石墨烯微结构调控技术的基础上,将石墨烯改性复合催化材料应用到VOCs的治理技术中,污染物去除率高,对有机污染物具有选择性高效分解的优异效果,实现了工业废气完全达标排放的理想效果。而新型纳米气泡设备项目则为治水带来福音。该设备采用全新运行方式,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方便维护,且降低了大约一半的能耗,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纳米气泡的产生量,从原来的微纳米气泡设备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纳米气泡设备,能更有效的对黑臭河道进行治理,提升水体质量指标。

  上海海洋大学顺应垃圾分类新要求,研发出能在四小时内实现对湿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设备,产生有机质成品率达50%,可作为有机肥或饲料使用。

  上海电力大学研制的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异构兼容储能电站,让退役电池变身“储能电站”,晚上储存价格便宜的谷电,白天高峰时给企业供电,帮助企业减少用电成本。

  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生活正逐步实现

  工博会上,展示未来生活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项目也颇为吸睛。在各个行业逐渐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有我们身边常常出现的生活机器人,还有不少在工业、物流、交通等多个领域落地。

  复旦大学RoboWay团队发布的第三代智能配送机器人——“蓝朋友”,已于7月开始在校园场景进行运营测试。它在获取用户订单信息后,经由后台调度系统规划出最优路径,进而启动配送。尽管智能配送机器人的大规模商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目前而言,RoboWay团队的研发已处在行业的前沿。

  上海大学iReGo助行训练机器人是最新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智能助行康复机器人,具有小型化、低成本、智能化、多功能等优势,可有效提升社区医院、养老康复中心及家庭的康复治疗手段,推动康复工程高技术产业发展。而新型混联下肢外骨骼则是一种可穿戴的人机一体化机械装置,可重建和增强穿戴者的下肢运动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无人驾驶车路协同”助力无人驾驶清扫车技术落地;“探测救援作业六足机器人”经过迭代更新,实现机器人柔顺力觉控制和整机动态稳定行走。

  同济团队研发“冷媒灌装智能生产线”,智能化灌装设备满足持续增长的汽车、航空、家电、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助力中小型制造业也能加入智能化生产的队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车路协同感知系统,用“电子蛙眼”消除驾驶感知盲区,助推自动驾驶落地。


(责任编辑: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微信截图_20230830144859_副本.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