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遗服饰秀将绽放北京中轴线

2019年10月11日 15: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11日讯 “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将于10月18-24日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演绎非遗魅力。把非遗服饰秀办成权威、专业、有国际影响,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平台,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锦绣中华”的舞台绽放  

  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苏绣、广绣、缂丝、盘金、盘银、编结、京绣、土布制作技艺、南通蓝印花布、传统棉纺织技艺、黄梅挑花、阳新布贴、苗族挑花、广彩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融入服装服饰,落地当下生活,将在今年锦绣中华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观众将会看到:唐代艺术再现服饰;源自敦煌壁画与彩塑,丝路文化中西交融的独特韵味;非遗技艺邂逅当代水墨的雅致;中国传统盘扣的灵动精妙……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多家单位于2017年推出的非遗展演活动。 

  三年来,累计超30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在北京恭王府、杭州千岛湖、雄安、苏州等地与观众见面,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在“锦绣中华”的舞台绽放新时代的光彩。今年,锦绣中华活动还得到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北京主会场的演出走出恭王府,在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继续演绎非遗魅力。 

  13场服饰秀将闪亮登场,为新中国70周年生日献礼 

  在今年的活动中,敦煌遗韵、雅鲁藏布、镜花水月、草原霓裳、丝墨停云、青出于蓝、粤绣粤美、旭日船歌、云梦彝山、新织楚裳、知否岭南、丝绪东方、丝路之光共计13场服饰秀将闪亮登场,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服装服饰和创新设计项目占到演出的半数。少数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集中了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蒙古族、土族、赫哲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首次登上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的舞台,以服装服饰为媒介,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审美判断力相结合,通过锦绣中华的舞台,优秀民族文化交融辉映,充分展示各民族兄弟姐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和向往。 

  把非遗服饰秀办成权威、专业、有国际影响,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承担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工作职能。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成功举办,取得强烈社会反响。时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的项兆伦同志要求“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把非遗服饰秀办成权威、专业、有国际影响,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平台。”2017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在恭王府成立“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组委会”。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服饰时尚融合,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优秀实践成果中的一处缩影,也是振兴传统工艺的生动案例。 

  此次活动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民俗学会、武汉纺织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Grace Chen设计团队、度兮设计团队、DRita设计团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等多家机构整合资源,参与协办。YY、腾讯、酷狗、花椒、火山小视频等多家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将对活动内容进行全面展示、报道。(袁梓 图/文) 


(责任编辑: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微信截图_20230830144859_副本.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