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发布 两个“1”背后叠加了多少临空战略?

2024-05-09 07:33 来源:杭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欧云海)
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发布 两个“1”背后叠加了多少临空战略?

2024年05月09日 07:33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方亮 郑丽华 通讯员 徐悦

  4月30日,规模浙江第一、全国第五的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工程通过五方验收,作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永久会址,今年9月将迎来盛会。

  杭州市政府党组成员、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朱党其介绍说,会展新客厅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五大特色产业平台之一,是杭州举全市之力发展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成果,将助力示范区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前不久,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2023—2027年)的发布,又为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制高点”注入了战略动能。作为五年“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主阵地,到2027年,该大走廊全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将力争从目前的65%左右提升至70%以上。

  杭州要攀登提升的5%,将从哪里“起笔”?

  答案或许就在大走廊产业规划“1124”的一体化空间格局里。两个“1”中,第一个“1”是“一高”,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制高点,引领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的表述,则延续2022年12月15日临空经济示范区提能提级时杭州给予的“临空定位”。第二个“1”是“一轴”,即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引领的钱塘江创新轴,沿钱塘江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产业地标。

  并排布局的两个“1”,背后是什么样的省市战略,又叠加了多少“临空战略”?我们将一一解读。

  东西并进,杭州之势

  要真正理解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意图,或许要先对省市两个层面的“东西并进”有一定的认知。

  过去,人们常说杭州数字经济偏“软”。其实经过20年沉淀,现在的杭州正在强化自己的“硬核”能力。今年,杭州将全力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并强化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两廊”联动互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无疑是以“东西并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让杭州“智”胜未来,更关乎杭州城市能级提升和竞争力提升。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看来,杭州作为GDP超过2万亿的国际化大都市,看点不仅仅是“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经济,更应该聚焦在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有机结合,将尽快形成杭州的竞争新优势。而杭州的东向战略,表现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就是钱塘江创新轴。沿江而走的创新要素汇集,向江两岸不断赋能,推动拥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并通过“点”上入手、“轴”上发力、“群”中落地的方式,让一条“轴”带动一个“群”的跃迁,让杭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更具竞争优势。

  从省级层面看,放大版的“东西并进”则是杭甬“双城记”。今年4月,省委常委会接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和宁波的工作。两次会议都提到了一项共同内容——唱好杭甬“双城记”。而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的发布,显然是呼应省委战略,以“大杭州”的格局和气魄,更好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

  某种程度上,杭甬“齐步走”,决定着浙江的未来。而区域发展新的“战略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起来。杭州空港和宁波海港“两港”联动的“双城记”,将成为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双引擎。而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V字形拐点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显然将扮演更多的“枢纽”角色,承载更多的省市战略未来。

  作为一个指导性纲领性规划,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涉及8个方面、25项主要任务。杭州在“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做足了顶层设计,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来和平更看重“协调”二字。他认为:“产业规划更重要的一个逻辑,在于从制度层面出发,强化市级统筹。未来,不是产业平台之间的各自为战,而是跨区域协同,一体化、差异化发展,进而重塑杭州制造业的产业体系。”

  对于“跨区域协同发展”,在杭州并非新命题。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揭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园和萧山特别合作园,其运作逻辑就是“跨区域协同”。特别在萧滨特别合作园的基础上,“中国视谷”战略起笔,在跨区域协同打造视觉智能产业链上积累了不少“杭州经验”。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无疑是进一步放大了“杭州经验”。

  据悉,杭州将强化“两廊”联动互促,建立健全市级统筹的“两廊”协调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一高一轴,战略互促

  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逻辑,意味着城东智造大走廊各大产业平台之间的产业定位将越来越“细分”,未来也将开启更大的跨区域合作。

  这与产业规划中提到的两个“1”即一高和一轴,也是战略吻合。从大走廊这一“整体”看,这两个“1”并不矛盾,而是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使命。

  从产业定位看,钱塘江创新轴上的高新区(滨江)、钱江世纪城、江南科技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钱塘(新)区主导产业相对错位,从高新技术、总部经济、科创、智能制造、商务会展到先进制造,显然这一条“轴”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从产业能级看,滨江的高新技术比重非常大,毫无疑问是目前的引领者。但面积有两个“滨江”大小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厚积薄发,承载的是打造制高点的历史使命,是杭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兰建平认为:“杭州的拥江发展战略,要建立起信息流、物流、人流密集的一个制高点,而临空经济示范区就是制高点的枢纽。”

  根据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临空“制高点”将打造成大走廊的门户经济中心、枢纽经济中心、贸易经济中心和会展经济中心,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和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并着力打造为长三角高能级战略发展大平台。

  来和平谈到,临空打造“制高点”有五大优势,包括战略能级的优势、开放平台的优势、数贸展会的优势、综合枢纽的优势,以及空间发展的优势。特别是“第五优势”,是临空的自我创造。“临空的空间优势并不在于自身的资源禀赋,而是靠自身实际创造出来的。”

  这两年,临空投下了真金白银,拆迁1500余农户、340余家企业,将腾出产业空间5700余亩。从大杭州来看,目前要找出这一大片产业空间,是没有的。

  基于这些优势,临空经济示范区唯有放大格局,提高站位,既立足临空看临空,又跳出临空发展临空,找准自己的赛道。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正谋篇布局打造2+3产业,包括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两大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会展商务、数字贸易三大服务业。

  深化改革,落地跟进

  对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来说,各项战略正接连落地。

  2023年底,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启动区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相继获批,杭州“东西向”城市中轴线上将再建一座“翼城”。它们均回答了关于“制高点”的历史使命,围绕萧山国际机场建一座航空大都市,打造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世界级开放门户。

  紧接着,2024年初,临空经济示范区又开启了“先统后分”的新步伐。以“划小单元”的体制机制创新,布局生物医药园、智能制造园和综合保税园三大产业园区,以园区化、实体化、扁平化的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20年前,萧山发展产业都是自下而上的,政府给企业土地、给政策,企业自身发展起来。而未来的产业发展,都将是生态化、集群化的发展,跟原有方向完全不一样。”来和平说,这也是市里重点谋划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逻辑。

  从2022年12月15日提能提级以来,临空经济示范区腾空间、抓项目、抓建设的同时,也做制度和机制的研究。接下来,示范区还将启动多项改革,包括招商引资的决策与管理制度、总部经济政策、工业用地准入标准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企业政策兑现制度等,从前端到后端,从企业到项目,在保障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举措中,形成一个“改革创新、强基固本”的制度闭环。


(责任编辑: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