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洪剑儒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回首2024年,以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为代表的国家级展会取得丰硕成果,正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生动剪影。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国家级展会交出的一张张亮眼“成绩单”不仅体现了中国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的积极态度,更是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的真实写照。随着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步履愈加坚定,这些展会也将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万商云集 再续佳话
2024年,在全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上述展会也迸发出全新活力,结出累累硕果,彰显了开放中国的广阔机遇与无限魅力:
4月,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举办,首次实现海南全岛办展。作为2024年中国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本届消博会参展国别与品牌更多,展览面积更大,规模、质量、成效和影响力再创历史新高,共有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19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1460件新品首发首秀,5.5万余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48万人次,充分展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澎湃活力。
9月,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展会。本次服贸会共吸引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葡萄牙、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首次线下独立设展,累计入场人数超过24万,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11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进博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吸引了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其中包括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首发首展450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意向成交金额达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历经七载的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的重要平台。
此外,第135届、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分别交出了亮眼答卷,每届规模均达155万平方米,单届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超过25万,刷新历史纪录。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众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百届大展上的一抹新亮色。第136届广交会共展出约39万件数字化、智能化展品,同比增长3倍;绿色低碳展品数量比上届增长1.3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新产品、新技术在广交会上斩获更多订单,展现出中国外贸量增质优背后的强劲活力与韧性。
扩大开放 拥抱世界
“展览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先导性产业,是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表示,如今上述展会已形成了中国主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国家级“会展矩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2024年12月1日,中国正式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不仅有贝宁、马达加斯加等国家首次参加国家展,还有坦桑尼亚蜂蜜等来自非洲的产品首次亮相。此外,不少展客商都注意到“小展位”的数量有所增加。据了解,这是中国特意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企业提供的120多个免费展位,助力非洲参展国家继续扩容。
“这是贝宁首次以国家馆的方式参展进博会,中方为此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支持。”贝宁国家馆负责人迪基·帕韦拉发自内心的话语,无疑是进博会持续发挥开放合作平台功能的最好注脚。
此外,上述展会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线上平台,赋能展会发展,力争实现“永不落幕”,让开放中国的铿锵足音时刻响彻全球。
近年来,广交会大力提升线上平台效能,全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第136届广交会线上平台共优化18项功能,首次推出虚拟数字人,全新推出广交会APP。线上参展规模更大,举办期间共有约4.8万家企业上传展品约375万件,参展企业数和展品数分别比上届增长60%和50%,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消博会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平台建设。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唐华表示,消博会将探索打造“线上+线下”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运用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通关便利等政策,引导参展商在展会结束后将展品转入保税区,通过保税“实物展示+跨境电商”模式继续销售,实现短期展品变长期商品,助力消博会成为永久市场化、永远不落幕的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