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本报济南7月9日电(记者肖家鑫)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6个分议题。来自70多个国家的560余名嘉宾齐聚尼山脚下,共同探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和合共生之道。
开幕式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在致辞中说,我们应秉持文明平等,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互鉴,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文明活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不同文明智慧,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文明关系贡献真知灼见。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让·路易·罗班松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武装冲突再起,在此背景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搭建了深度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多样文化和文明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现实意义愈发彰显。
本届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持续到7月10日,其间举办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分组对话会、平行论坛等20余项活动。
据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三个平行论坛是首次举办,分别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等主题,开展广泛对话交流。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