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举办

2025-07-22 07:1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举办

2025年07月22日 07:11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举办——友城携手共谋文旅新发展

本报记者 刘 成 张 虎 崔 浩

7月19日至20日,以“精彩文旅 友城共享”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办。时值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来自柬埔寨、德国、日本、尼日利亚、韩国、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城市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友城文旅领域合作发展新机遇。

海洋旅游各有特色

为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海洋城市各展所长,在发展海洋旅游方面形成特色。

青岛市市长任刚表示,青岛海岸线总长800公里,串联起49个海湾,形成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交相辉映的美丽廊道,并开发了“海上看青岛”新产品,共有15条线路,游客可乘坐邮轮或游艇欣赏这座城市。目前,青岛正加快海岛旅游开发步伐,让更多游客乘船走上海岛、住在海岛,感受海岛文化。同时,青岛海洋科技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接待研学游客超过400万人次。“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开发更多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还要把服务作为青岛发展旅游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增强游客来青岛旅游的获得感。”任刚说。

希腊比雷埃夫斯市市长莫拉里斯表示,2024年,比雷埃夫斯市通过比雷埃夫斯港接待了170万人次邮轮旅客,母港旅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并有1500万人次旅客通过比雷埃夫斯港前往希腊数百座岛屿。比雷埃夫斯市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诱人的美食以及热情洋溢的民众,正从单纯的中转之地逐渐蜕变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近年来发展迅速,这里不仅有经济特区、深水港、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美丽的海滩和岛屿,同时还在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休闲度假产品。西哈努克省副省长索非认为,海洋旅游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一个领域。西哈努克海岸线绵延440多公里,拥有10多个原始自然岛屿。以高龙岛为例,仅去年就吸引近30万名游客。2023年,全新的西哈努克旅游港正式启用,可同时停靠20艘观光船。目前,将其升级为现代化邮轮码头的计划正稳步推进,陆路和空中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未来,我们将重点加强邮轮旅游、生态岛屿开发、社区与文化等方面发展。诚邀广大投资者、开发商与国际合作伙伴参与各类项目建设,共建智慧、绿色、包容和惠及各方的海洋旅游未来。”索非说。

产城融合相得益彰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城市特别是在老城区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求平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共同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白俄罗斯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两国文化交流的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交流内容越来越丰富。白俄罗斯明斯克市执行委员会主席库哈列夫表示,白俄罗斯近年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各家酒店正在开发“友好中国”项目,旨在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住宿环境。白中两国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前景是为中国游客组织一个综合性旅游路线以及组织跨地区旅游,包括历史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国家公园等,这将有助于增加游客流量,并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联系。“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加强国家间联系、相互理解和文化对话的关键因素。未来,我们应当扩大此类合作,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还将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包容,这是现代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库哈列夫说。

“拉各斯州是尼日利亚的文化中心,也是非洲的文化重地。拉各斯州在滨水地区建造了水上住宅,可以促进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酒店和旅游业的投资等。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着城市化、气候变化、文化演变以及创新等各类挑战,未来的进步取决于城市之间的合作,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架起经济之桥、旅游之桥、信任之桥、健康之桥。”尼日利亚拉各斯州州务卿萨鲁-亨迪因说,“拉各斯期待与各城市开展绿色经济、可持续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青年赋能以及数字化等方面的合作。”

“我在青岛会想起雷根斯堡。这两座城市把老城保护写进了自己的基因。”目前就读于青岛大学的德国留学生寒星明表示。

德国雷根斯堡市市长施瓦茨费舍尔分享了雷根斯堡市在活化历史城区方面的经验。她表示,雷根斯堡有100多座受保护的独立遗迹,当地城市规划指南提出通过一体化的城市发展,促进老城区复兴。雷根斯堡老城区主要为居住区,兼具一定的商业及工作功能,也可提供休闲场所,当地居民始终努力保持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在她看来,文化活动以及跨区域的遗产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性,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为大家提供不同的文旅服务,而老城区是文旅活动的中心地带,文化部门会负责相关的活动规划及协调。

任刚介绍,青岛老城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近年来,老城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留住老街坊、引入新居民。积极推进环境提升,包括对1万多户居民住房进行改造,增加了2600多个停车设施,同时增加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了一批青年公寓。二是修缮老建筑、赋予新功能。对1800多处历史建筑进行改造提升,赋予它们商业办公、艺术工作室或酒店、咖啡馆等新功能。三是传承老字号、发展新业态。通过扶持政策,把青岛70多个老字号引入老城区继续发展,为老城区赋予新的商业活力,也带来了更多客流。“去年到老城区旅游的游客接近9000万人次,下一步,我们要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充分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城市经验,吸引更多游客来青岛,感受青岛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任刚说。

人文交流互学互鉴

人文交流是增进国家相互信任、拉近彼此距离的重要纽带。推动文旅产业走向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如何打开每个城市的“国际会客厅”,让更多游客走进城市、了解城市?参会代表也对此表达了看法。

日本下关市副市长岛崎敏幸表示,为提升外国游客的满意度,下关强化接待服务体系,比如在地铁或轮渡码头,强化入境游客旅游问询处功能,培养多语种的导游,增加外文导览,在景点或车站周边配置翻译或观光导游,还会提供一些旅游信息,包括如何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寻找美食店等。“下关在历史、文化、自然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希望与青岛互学互鉴,成为更好、更美的观光地。”岛崎敏幸说。

“达尼丁市将苏格兰传统与本土毛利文化和现代蓬勃活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地对毛利文化遗产的深切尊重,体现在艺术、语言、建筑以及与本土毛利部落的长期持续协作中,让原住民的智慧和传统能够继续为社区注入活力。”新西兰达尼丁市政府首席执行官桑迪·格雷厄姆说,“达尼丁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街头艺术小径,展出了许多本地和国际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我们把它们和历史街景结合在一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体验世界级的画廊和博物馆。”

国际友好城市之间开展对话交流,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与发展。截至目前,青岛国际友城已拓展至54个国家95个城市,遍布五大洲。任刚表示,在国与国的交流中,友城和城市的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友城之间特色越鲜明,差异性越大,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就越多。政府之间要加强互访,也要为民间企业和各类商会、协会的交往搭建好平台,发挥好民间和各类主体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