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近日,2025年第五届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大会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召开。本次大会以“做好黄河上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强化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会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局长龙文表示,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优化种养结构、健全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议进一步细化量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资源化,提炼各环节的减污降碳效益,实现协同增效,对标国内外先进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应用,不断优化协同治理路径,进而提出适用于高原牧区的畜禽养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模式。”生态环境部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郭黎卿说。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主要以肥料化处理和能源化处理为主,农业、畜牧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车宗贤认为,最有效的利用方法就是就地处理。“一般情况下,畜禽粪便和秸秆可以结合起来生产有机肥,废弃物可以就地处理,最后形成粮、牛、肥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有多少水就决定种多少小麦,有多少秸秆就决定养多少牛,有多少粪便就决定生产多少有机肥。”车宗贤介绍,这种模式不但能够节约水资源、提升秸秆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让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废弃物数量巨大,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值得思考。他给出的答案是商品有机肥。“过去,有机肥基本上都是农家肥,需要让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生产有机肥,同时,农民持续应用有机肥,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才能可持续发展。”高祥照说。
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机肥正成为肥料业发展的重点。据介绍,当前全球有机肥料市场规模呈突破性增长趋势,预计2028年产值将达到2270.06亿美元,2030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有机肥产业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行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甘南州州长杨武在大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