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打造建设“利器”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新升级

2025-09-13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鞠然)
光影之间 照见美好摄影征集活动作品展示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新科技打造建设“利器”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新升级

2025年09月13日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操控按钮,智能行车开始运输“重物”,无人施工电梯也上下运行起来……在9月10至14日举办于北京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中一台造楼机模型引发围观。

据悉,此次专题展充分展示了智能建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应急抢险指挥方舱凭借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通讯卫星等设备构建一体化防控体系,从风险识别到处置闭环,智慧系统全程赋能,让灾害防控更高效、更精准;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智能振捣机器人、布料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多类智能装备集中亮相,全面实现建筑施工的智能化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实现节能减排和精细化管理。

据中建三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装配式造楼机,集成了系列施工装备及建筑机器人,可数据驱动装备及建筑机器人作业。它在全球首次将智能塔机和安全防护、临时消防、临时堆场等施工设备、设施直接集成于施工平台上,共用支点,同步顶升,犹如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可覆盖4层半高度,承载力达数千吨,能抵抗14级飓风。随着“造楼机”的爬升,各项工艺逐层进行,从下到上形成工厂流水线,逐层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作,让百米高空的建筑施工作业如履平地,实现三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极大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工作人员介绍,中建三局还自主研发了“桥梁造桥机”“住宅造楼机”“智能造井机”“磁力缓降安全逃生装置”等多项“黑科技”,助力智能建造水平的提升。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装配式造楼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倩/摄

记者在一家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慧筑云”展区看到了该公司展示的智慧看板。看板分为经营、劳务、材料、机械设备看板、质量安全、监控检测等区域,并搭配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报表。据介绍,看板中所有图标数据,均可一键穿透进行数据寻源,将经营分析转化为一个可交互、可追溯的过程,帮助更高效地找到问题所在,助力提高问题解决及管理决策效率。

慧筑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智慧看板 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倩/摄

此外,北京建工首次揭幕的“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引发行业关注。通过沙盘演示,观众可直观了解智能装备如何像购车一样实现买卖、租赁、定制、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在北京建工室外展区,应用到建筑业各类施工场景的十余台机器人装备,直观展示工程建造行业的最前沿。展出的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3D打印设备可72小时完成异形构件制作,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精度。

“这不仅是设备升级,更是建造逻辑的变革。”北京建工科技质量部副部长杨震卿指出,北京建工已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政研学企用”生态链,未来将通过“6S店”模式推广智能装备,预计使首都重点项目用工成本有效降低,为新质生产力落地提供实践样本。


北京建工展示的“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据悉,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提出了打造“科技引领型”智能建造示范城市的目标,着力构建发展智能建造的政策和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智能建造企业集聚发展,涌现出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倩 佟明彪)


(责任编辑: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