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元钊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河南省交易团积极参加大会重要活动,设置主题形象展,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拓展了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新空间,在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河南展区“圈粉”服贸会
大会期间,以“字启中原 豫行天下”为主题的河南展馆“圈粉”无数。一比一复刻的甲骨文龟甲片引来众多客商拍照打卡,“文化中国礼”系列文创产品让人连连称赞,悠扬动听的古乐演奏博得阵阵喝彩,非遗木版年画拓片体验区排起长龙……
“没想到我们的文创产品这么受欢迎!这几天陆续有不同领域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找到我们,表达了跨界融合发展的意愿。”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告诉记者,虽然是首次参加服贸会,但他们不仅结识了新的合作伙伴,还看到了很多潜在发展机遇。
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文父女”同样收获颇丰。
父亲韩书清是甲骨文摹刻技艺非遗传承人,服贸会期间,他忙得不亦乐乎。他向记者发来语音:“这几天,我们以‘一片甲骨’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展示了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成果。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把甲骨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让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女儿韩笑告诉记者,已经有10多家企业在服贸会上达成了合作意向,接下来这些企业会到安阳考察甲骨文产业,商谈具体合作内容。
推动文化出海,河南高度注重技术赋能、创新发力。展区一角,2025“欢乐春节”匈牙利唐人街新春庙会等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项目,以及文创《文化中国礼》展演、中华源·AIGC文化出海领航计划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彰显出河南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行动和决心。
“你好呀,我是‘AI河南文化研究员’,可以带你了解黄河文化、中医、少林功夫……”展会期间,一位外国参观者与AI数字人互动起来,对这种创新传播方式赞不绝口。
据河南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巩永波介绍,数字人伴读技术,能为海外读者带来更丰富、更新奇的阅读体验,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
“我们在展会上看到了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理念,结识了一批合作伙伴。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中华源AIGC文化出海领航计划的发展,为河南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巩永波告诉记者。
本届服贸会上河南多地还组建了经贸团,携企业开阔眼界、洽谈合作。南阳市聚焦中医药服务出口,积极参加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合作论坛、参观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展区,收获颇丰。南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贸会是拓展市场、扩大“朋友圈”的重要平台,为南阳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南阳仲景堂副总经理王鹏辉认为,中医药文化必须更好创新才能融入大众生活,公司将聚焦轻康养开发一系列生活用品。
“河南服务”链接全球
服贸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也是扩大开放、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通过强政策、建平台、优结构、畅渠道等措施,推动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张、竞争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深化对外开放的新动力。2024年河南省服务贸易额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今年上半年,河南服务贸易额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政策支撑更加有力。为夯实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河南先后印发了《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发展服务贸易注入强劲动能。
区域发展各具特色。河南以郑州、洛阳为双核,高标准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引领全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以开封、南阳为特色发展增长极,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打造特色服务贸易发展“桥头堡”;以1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支撑,辐射带动全省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当前,这一错位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为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结构逐步优化。运输、旅行、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是河南服务贸易发展的“压舱石”,个人文化和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增强。河南涌现出了锐之旗网络、八六三软件、吉客印等一批重点企业,涉及网络营销推广、软件开发、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交流渠道日益畅通。河南通过重要经贸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拓展服务贸易“朋友圈”,以“内请+外访”的方式,主动“请进来”、阔步“走出去”,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外交流渠道,深化了服务贸易领域合作。
相聚虽短,合作长存。2025年服贸会虽已落幕,但河南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南将以文化为桥梁、以服务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在全球服务贸易的浪潮中把握新机遇、拓展新空间,向世界讲好河南故事,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