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东盟经济贸易促进会(简称“东盟经贸促进会”)会长波尚琅率代表团出席系列活动,并表示将重点推动中国和东盟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东盟经贸促进会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秉持“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围绕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目标,积极促进东盟十国与中国在多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其核心职能包括促进政企对接沟通、推动务实合作以及服务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东盟经贸促进会在推动双边经贸往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波尚琅介绍,一是签署合作、深化联动,与中国10余个省市地区政府、贸促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良好对接机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二是搭建平台、促进对接,7月牵头举办首届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搭建起政企对话、行业交流、项目对接的高端平台,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三是智库支撑,赋能决策,正式成立东盟研究院,整合多方资源,定期发布相关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在本届东博会上,东盟经贸促进会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一方面,联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广西现代物流集团主办“中国 - 东盟资源循环产业合作对接”圆桌会,明确了在新能源材料循环、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方向。另一方面,与浙江省贸促会、南宁市贸促会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和经贸合作协议,聚焦数字经济、跨境产业链协同、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枢纽建设等领域,推动浙江、广西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
在谈到对本届东博会的印象时,波尚琅表示,他充分感受到了“高含量的AI”所带来的新机遇和体验,从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到东盟国家和中国首发亮相的硬核AI产品,从“AI会展智能体”到制造业展区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演示,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再到AI行业大咖对话沙龙上嘉宾分享的AI应用案例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他也深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东盟-中国经贸合作的“新引擎”。当前,东盟与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已呈现“多点突破、潜力巨大”的特点,如在数字基础设施联动和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今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 版谈判全面完成,东盟经贸促进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波尚琅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扩大 “朋友圈”,深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贸促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对接合作,重点推动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织密企业“合作网”,升级企业对接平台,推动更多东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兴业。三是打造研究“新势力”,加强智库能力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