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座城市的展会不再局限于会展中心,而是悄然融入街巷、广场与社区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深秋的成都锦江区狮子山街道,正酝酿着这样一场实验。
11月21日至23日,首届“狮承万象·山创未来”新潮生活发现展直接办到了居民家门口。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市,而是一场以“展城融合”为理念的新消费探索,它琢磨的正是如何让拉动消费这件大事,从老百姓就近、就便的日常生活里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社区商户联盟”是探索的一个核心点。
“辖区内商家联合推出‘满减套餐’‘联动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消费合力。”四川和诚佳业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帅说。一商户负责人说,这让周边无论是大的品牌连锁,抑或是特色的主理人小店都能享受展会流量,“我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吸引大家。”
正禾家政培训部的罗晓和同事正忙着给市民解答疑问。“作为家政企业,这样面对面和大家交流,可以更精准地把握服务需求,而且还能更好地提升品牌影响力。”罗晓告诉记者,咨询的市民很多,甚至有不少会现场预约服务,“效果大大的超出了我们预期。”
“这样的社区展会为行业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展示舞台。”在成都市家政协会会长王小兵看来,它打破了传统门店模式,让服务与居民零距离接触,直观建立信任,“这不仅是获客新渠道,更是行业融入社区、洞察真实需求、实现精准服务的宝贵机会。”
“过去我们觉得‘展会’很远,现在它就在楼下。”一位在“好品狮山”展区挑选创意产品的市民说。这种“近”,不仅拉动了“随手”消费,更重塑了品牌与人的关系。
11月21日开展没多久,盒马商品前就围了很多消费者。“我们主要是卖水果和烘焙,很受欢迎。目前看,对门店引流和品牌露出来说,效果都不错。”工作人员说。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社区关系层面。
银发匠人在“邻里手艺汇”传授非遗技艺,年轻创客在隔壁展区带来创意绘画;户外露营区里,租用标准化装备的家庭不再需要繁琐准备,就能在城市中央享受微度假时光;文娱潮玩展示区,国潮新品、特色文创吸引不少年轻人热聊……这些场景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精心设计——通过降低体验门槛,让新消费习惯在轻松氛围中悄然养成。
当问及这种模式的探索价值,张元帅称,“它证明了消费升级不一定发生在高端商场,也可以生长在街巷之间。关键是要找到文化、商业与生活的连接点。”在这个意义上,这样的尝试或许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社区为单元,以体验为纽带,让展会成为日常生活的延伸,让消费在邻里交往中自然流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孟浩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文竹 审核 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