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2025-04-11 07:32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首页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2025年04月11日 07:3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李禾)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在开幕式上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形成覆盖水、大气、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的工程、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在产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从业单位总数的90%以上,吸纳80%以上的就业人员,创造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对产业发展的营收贡献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

据统计,20年来,我国环保技术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产业标准供给持续加大。2024年,我国环境技术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环境技术进步奖累计获奖项目超过200项。

“20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核心支撑力量。”曲久辉说,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移动源尾气净化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水环境治理成果同样令人瞩目,膜技术、生态修复、智慧水务等技术加速推广应用,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接近99%,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处置方面,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接近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60%。

环境监测仪器国产化取得重要进展。曲久辉说,常规环境监测仪器均已实现自主生产,质谱仪等高性能监测仪器国产化进程开启。传统环境监测仪器与遥感、5G等新一代数字监测技术和AI技术融合发展,构建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体系。

在环保展上,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AI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是环境监测仪器国产化的典型代表。该实验室由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器、全自动水质流水线、智能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可开展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水质监测“9+X”指标的监测分析。系统还预留开放式端口,可接入国内外厂商多种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并支持多种水质指标监测自由组合,可实现重金属等多指标水质监测分析。目前,该实验室已在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地安装运行,实现了实验室检测“采样—运输—仓储—检测—分析”全流程自动化。

曲久辉说,20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已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这20年是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20年。”曲久辉说。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