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源于古老的蚩尤文化。“百节之乡”的苗族芦笙文化,最早起源于老鸦山古笙堂。
蚩尤的九黎部族集团自远古的涿鹿大战中失败后,经过几次大迁徙,大部分于南北朝时期的癸丑年(公元473年)六月十九日来到贵州的清平(凯里),并在蚩尤山即香炉山周围百里内外定居下来,基本上结束了苗族大迁徙的历史。
苗族迁徙到清平后,选定了玻壁尤即蚩尤山为中心,其“五支奶”、“六支祖”分散到黔东南各地进行开发,休养生息,繁衍子孙后代,发展到今天的一千多万人口的世界性的民族。苗族带着蚩尤部族的芦笙,一边走一边吹,边走边指挥打仗,边离开东方老家乡,且走三步停一步,走五步,转一圈地回头四望,留念“东方海边边,那里是老家,那里最富裕,只恨打仗多,没有立足地,背井离乡走,深山老林去”(苗族古歌《爬山涉水》)。最后来到贵州山区,来到清平荒凉地,不敢住平坝,群居在山顶,提防朝廷派兵围歼。于是,一支苗族选住老鸦山上,天天面向东边的蚩尤山即今香炉山,并在老鸦山上开辟古老的芦笙堂,早晚吹跳芦笙,以欢乐回答苦难,以欢乐纪念蚩尤战神,祭拜蚩尤始祖。后来为了把芦笙传播到各苗寨,由老鸦山笙主务娜作主,保留一支在老鸦山古笙堂(之后再添四支,使之成为五支一泼),送一支给Diulmal·马田,送一支给nilghol·舟溪(今舟溪甘囊香),一支送麻哈(麻江)铜鼓的fendblad·狗头寨,一支送给麻哈的sadmal·沙马即龙山苗寨。以后,这些芦笙种各增扩成一泼(五支),除分别在当地举行芦笙会外,为扩大芦笙文化,满足各地苗族群众需要,又各自分别将其余芦笙种传播给外寨。天长日久,代代相传,成为凯里及黔东南以芦笙集会为主的“百节之乡”的苗族文化,凯里“百节之乡”的芦笙节的发源地(大本营)、传播地是凯里市万潮镇老鸦山古笙堂。为什么这样说?经过调查了解和多年探研,我们的理由如下:
第一,关于蚩尤后裔苗族迁徙到蚩尤山即香炉山并先在老鸦山定居,开辟古笙堂问题
公元1838年被遗弃在贵州省平越(福泉)的女婴,有幸被清平(凯里)县万潮大山林武士吴阿翁从贵阳返回,途中遇见而收养,取名曼,叫吴阿曼。苗族习惯子父连名,故叫吴曼翁。到1855年已17岁,从小经父母培养的吴阿曼,能文能武,善歌善舞,会不少苗族大歌(古歌)、酒歌、游方歌等。为响应张秀眉苗族农民起义,跟随父亲,到清平参加了理元帅(杨培兹)领导的“清平杨家军”起义。一直抗清长达18年。吴阿曼在战争中成长为义军的女将领。吴阿曼1946年于平初苗寨仙逝时108岁。她把古老的《迁徙歌》等传给儿子Qiokgud·确古和孙子JenbQiok·金确。金确89岁去世(1997年)前,以歌交友,木匠为生,走到哪,唱到哪,其中有一段较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歌:
Zek fat jiox eb fangx逃过黄河边,
Ngal leit Dol eb niux下到长江岸;
Fat jied ghab pit waix跨了半边天,
Lol leit fangb hsaib zenx来到清平地;
Hat bib yul vet niox望蚩尤山美,
Nangb hangd nongd at nenx住这里生息;
Xib dod diud vongb dax怕官家追赶,
Nangb bil ax ghid waix居老鸦山顶,
Dongb hnab ab ghaob nenx白天做劳动,
Dongb hmangt lol cob gix晚上吹芦笙;
But jied dol faib waix笙响震云霄,
Fangb vangd jiuk vet Dax山寨才振兴。
歌词说得很清楚,苗族即蚩尤的九黎部族在河北涿鹿与黄帝、炎帝华夏部族决战失败后,从黄河中下游退到长江中下游,尔后又因被历代朝廷派兵追杀,没有立锥之地,只好突围向荒无人烟的大西南。走了半边天地,好不容易来到黔东南的中心地段清平,特别是见到清平(凯里)东40里的“黔阳第一山”的第三层岩石特别象蚩尤神像。站在西边看,尤其是站在二屯岩的城门上看,“苗王洞”就是蚩尤微笑的大嘴,稍上的岩石就是活灵活现的鼻梁,“上鼻梁”两侧的岩壁长满了古树野藤,郁郁葱葱,更象人的两条眉毛,整个岩石形成一个巨人头像。苗民都说是蚩尤圣像,是永远活在天下的蚩尤始祖。于是,苗民们都把这座山叫做bob bil yel·玻壁尤即蚩尤山。又因山形象佛家用的香炉,佛家用汉文记录时就变成香炉山了。实际上,蚩尤后裔苗族人民都叫玻壁尤。玻壁尤顶天立地,传说是苗族四位老祖先告宝、告当、告且,告年打柱撑天的第九根金银柱即抵柱山,也有人称为玻壁纠。更因蚩尤山处于龙头河(清水江)边,是主要交通要道,官家常以江河为交通要道,派兵乘船追杀苗民。刚迁徙到清平一带的苗民,要居住在蚩尤山上太当眼,不安全,便选定在蚩尤山西南面的老鸦山居住。苗民白天做活路,晚上吹芦笙,笙响入云霄。从此,山寨日日兴。这些口传歌谣反映了当时老鸦山古笙堂的盛况,也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最好记载。
(责任编辑:xut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