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如何建构文化繁荣风景线?

2014年08月06日 17:39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如果说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是一道彩虹,那么文化繁荣就应当是其中那抹艳丽的鲜红。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就全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只有文化——属于内蒙古的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才具有鲜明的个性。

  如何创新发展草原文化?

  创新和发展,需要基础。文化的创新发展,基础尤为重要。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草原文化。

  如果说,一个民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和这种方式中蕴含着的价值观就是文化,那么,草原人民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就是草原文化。这是千百年来草原上众多民族和平共处、和睦互助、和谐发展的结晶,具有以特定价值标准规约行为的引导性、存在样态的丰富性、在实践中得以传承的习得性,以及独具北疆气派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草原文化要创新发展,还要明确草原文化的表现形态是什么。

  从各种物质实证性草原文化遗迹,各种文字和影像记载下来的草原文化现象,一直到目前草原人民行为中传承着的文化价值取向,都是认识草原文化的重要渠道。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出土文物,是直接、间接承载或见证过草原文化发展变化的;草原民族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民间艺术)、节庆礼俗中蕴含着的价值观,如“天人相谐”“恪守信义”等等,又是研究草原文化不能忽略的重要领域;那些记载或反映草原文化的历史书籍、文学作品,甚至摄影、电影、电视等影像资料,也是认识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由此可知,草原文化,不仅具有存在样态的丰富性、社会历史的记录性、精神价值的承载性,而且具有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性、可资利用的无限性。

  那么,如何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呢?

  创新,具有建构性、开拓性和引导性,因而用科学的方法,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实事求是的方法来创新,至关重要。具体到草原文化,同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没有创新。

  草原文化要创新发展,首先要“追根寻源”,即认识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当我们肯定“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是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时,探究其生成的根源,尤为重要。是草原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草原文化特质?是草原民族独特的生产实践活动生成了草原文化特质?亦或是草原民族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构成了草原文化特质?还是三者共有的合力?只有准确抓住事物生成的根源,才可能合乎规律地有效推进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毕竟,根,具有制约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定性。

  草原文化要创新发展,必须注重“融陈出新”。陈,是传统;新,是发展。融陈,不是推陈,更不是弃陈,而是把传统中合理的部分,即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部分继承下来,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符合内蒙古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财富。例如,在蒙古民族过春节(“查干萨日”)的习俗中,有一系列与祭祀相关的活动,包括祭敖包、祭苏力德、祭祖先、祭火,等等。其中既有对英雄、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崇敬,也有对父亲和母亲的崇敬。当学者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展敖包节,以便最终确立敖包节,就是对草原文化非常具体的创新和发展。因为,礼敬和感恩是一切节庆活动的灵魂。敖包节,既是对草原文化中祭拜英雄敖包、腾格里敖包、神祉敖包等传统礼俗的融合,又是对巍巍华夏作为礼仪之邦崇尚礼节、礼仪的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提升。

  草原文化要创新发展,还要强化“顺势开拓”精神。打破思维定势,建构问题意识,以新的视角、方法和态度,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就是要在不断适应、紧跟时代的基础上,能够不断适应内蒙古人民不断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也是为了紧跟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前不久,影片《诺日吉玛》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民族题材电影特别奖”,就是对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肯定。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守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蒙古族妇女诺日吉玛,先后救回一个受伤的苏联红军和一个受伤的日本鬼子。在同一个蒙古包里,如何相处?悬念一点点推进,草原文化的深意一点点凸显出来:尊重生命、反对战争,不等于无能,更不等于懦弱,只有历经世界风云洗礼的民族,才更加珍视和平。无疑,这个与众不同的创意,一经艺术化,便是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合乎当下世界形势、合乎时代需要的创新和发展。

  真正的文化创新从来都不神秘,因为这是创新者由衷而发的情感需要,从实际出发的生存需要,对民族和国家有所担当的良知的需要。其中创新与继承、方法与目的、主体与环境的“共情关系”,必然是草原文化创新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保障。

  如何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强”,是一种力量。而“文化的力量首先在于它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种文化要使接受这种文化的人群或族群过上有质量的生活。”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目的就在于让内蒙古2500万人民过上精神富足、心态阳光、思想健康的生活,同时,还要让“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文化力量对内深入人心,对外产生影响。

  那么,具体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力量应当怎样形成、怎样体现,又将怎样发挥作用呢?

  首先,文化资源是基础。如何深入挖掘、有力激活、有效运用基层和民间的文化资源,事关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转型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大问题,更是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我们知道,自然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是物质生产的资源;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是文化资源。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一切留有人类印记、承载人类文明、凸显民族特色的可资用于文化产业的对象,就是民族文化资源。无可否认,从行为传承到物质实证,大多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存在于基层和民间。所以,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一方面,要用政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扎下去,深入基层生活,获取第一手鲜活的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用激励机制努力奠定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广泛基础。如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才可能根深叶茂。

  纵观内蒙古的文化资源,无论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多具有五个基本特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性,使本文化圈的广大民众提升幸福感的有效性,使其他文化圈民众亦能认同的普适性,吸引人、感染人、震撼人的审美性,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等等。这是内蒙古优质文化产品的基质,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遴选文化资源的基本标准。新世纪以来,由内蒙古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的内蒙古题材或草原题材电视剧,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主要有《东方商人》《激情燃烧的岁月》《东归英雄》《成吉思汗》《嘎达梅林》《我叫王土地》,这些文化产品大多取胜于对地域文化资源或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优质的文化资源是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基础。

(责任编辑: 徐晶慧 )

编辑推荐
伦敦举行“变装冬泳”
各地举办圣诞老人联欢
台中举办泰迪熊展
澳门回归15周年气氛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