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这五年:不断创新亮点频现

2014年01月07日 13:16    来源: 中国旅游报    

  11月18日-20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举办的内蒙古精品旅游展示推介会上,展出的内蒙古200多个景区的精美照片让参观者叹为观止。展会期间,记者了解到,近5年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实现了新跨越,迈上了新台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绩斐然。

  多点开花 壮大产业规模

  近5年间,内蒙古旅游业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这些可喜的变化都需要通过数字来说话:2007年到2012年,来内蒙古旅游的国内旅游人数从2908万人次增长到5887万人次,增长了102%,国内旅游收入由351.01亿元增加到1080.65亿元,增长了208%,国内旅游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成为内蒙古旅游的主体;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从149.45万人次增长到159.17万人次,增长了6.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5.45亿美元增加到7.72亿美元,增长了42%;入境旅游在旅游人数小幅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旅游收入稳定增长,内蒙古成为蒙古国和俄罗斯入境游客的主要接待区域;全区旅游业总收入由390.77亿元增加到1128.51亿元,增加了189%,年均增长23.63%;2012年,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7.06%,相当于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49%,旅游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旅游业作为自治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在确立。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5年来,内蒙古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有了很大收获。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旅游汽车为代表的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正在成为内蒙古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引领产业。到2012年底,全区有旅行社835家,其中组团社38家,边境社17家;星级饭店320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30家,三星级以下282家;A级旅游景区241个,其中5A级2家,4A级48家,3A级以下191家。全区拥有导游资格证人员18102人,注册导游员10560人;全区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23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117万人,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38万人,占全区服务业就业总人数的20%左右,成为自治区容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旅游与农牧林业,与特色工业,与金融、商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加速了旅游投资和业态创新,旅游业的现代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因地制宜 加强带动能力

  内蒙古特有的地域特点导致绝大多数旅游景区都在草原牧区和山区乡村,由于历史形成的交通不畅等原因,这些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是贫困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开发旅游,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鼓励农牧区发展以体验民俗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鼓励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使得旅游的带动力日渐增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截至2012年底,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2491家,直接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24289人,接待旅游者13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3.25亿元。

  内蒙古许多旗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几年来,自治区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旅游旗县(市区),如阿尔山市、额尔古纳市、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二连浩特市、满洲里市等。旅游业不仅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消除贫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 徐晶慧 )

编辑推荐
伦敦举行“变装冬泳”
各地举办圣诞老人联欢
台中举办泰迪熊展
澳门回归15周年气氛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