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广州是其中唯一的非直辖市,千年商都,再担新使命。如何发挥会展业在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中的作用?
重点展会再定义会展价值的“消费属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不仅是全球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更是引领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创新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中国开放的门户越来越大,集中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格局和思路。从“汇全球”“买全球”,到足不出户“逛全球”“卖全球”,从更美好的生活出发,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首届消博会于今年5月的成功举办,重新定义了会展的价值属性,由生产性服务业破圈至社会性服务业,涵盖了生活性服务领域。特别是确立了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三驾马车”的动能转换,凸显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广州消费类展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
广州,千年商都,万商云集,自明清以来成为世界重要通商口岸。作为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框架的节点城市,依托改革开放40余年的雄厚经济文化底蕴,再次屹立潮头,勇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创办于1957年春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对扩大中国优质商品出口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2007年10月第102届秋季广交会首设进口展区,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一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商贸平台,极大地推动和扩大了国内围绕商品出口的设备、技术、原材料的采购消费,可看作生产性消费的积累与扩张。但从另一维度来看,即会展产业的链动性,广州一年两届广交会,每届20万左右的客商云集,以及每年各类超大型展会如家具展、建博会、美博会、照明展等,动辄10万以上客商,不断刷新广州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峰值。撇开所谓“1:9”和“办展如同城市上空飞机撒钞票”的陈词滥调不说,多年前中山大学团队与广交会合作得出的展会对城市消费的拉动比率系数,以及北京市贸促会与统计局对北京举办展会之于城市的拉动比结论,可以清楚地看出会展与城市消费之间的正相关成效。
就展会类别本身,首先我们选取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作为对标,来看广州会展在全国的地位。
2020年广州全市各类场馆共举办展览575场,居全国首位(上海550场、深圳94场);展览面积471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上海1108万、深圳399万),接待参展参观人员525.22万人次。如以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计,全年参展观展则达1374.35万人次。
从题材行业分布来看:广州市的汽车、家具家居、健康医疗、图书动漫、食品饮料、文化教育、电子商务、玻璃门窗、智能装备、农林牧渔等展会题材名列前十,以2020年各类与消费相关的行业题材展会占比来看,约超过35%。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释放了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激发和衍生了各类与其相适应的展会相继举办。
从展览题材契合度来看:广州展会顺应和把握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大趋势。如2020年集中出现以潮玩为主题的港·潮流、潮流球鞋展、潮巨匠艺术玩具展等新展会;2020年广州设计周规模逆势增长,吸引近20多个国家的近1000家设计、艺术、创意、家居、智能、高级定制、设计用材来展示品质生活;B站动漫展集演出、展览和互动游戏于一体,展示黑科技性能的周边产品,高价值、高品质、高新技术的“爆款”“国潮”展示和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捕捉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吸引大批青少年观众深度参与。
如何发挥会展业在消费聚焦战略中的作用
广州市作为非直辖市入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之列,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基础条件。凭借千年商都、美食之都、会展之都的美誉,还有万亿级商圈、600个专业批发市场和广交会,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规模全国领先、消费规模和潜力大,实际管理总人口超2200万人,区域高消费人口规模大,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社销零售总额达9975.59亿元,商流旺、客流旺、国际化水平较高,是国际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岭南文化中心,站在对外开放前沿,具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等优势和条件。广州明确了自身的定位目标:打造产业与消费相互促进,国内国际双向消费协调发展的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一是做好对知名展会所带来的国际国内优质资源的二次开发。品牌知名展览、会议所带来的优质客商(高端商务人士、设计师、专家学者、实业家等)和高端技术、创意产品、新型商业模式,通过会展公共服务数字平台加以转化,孵化出新的价值。
通过举办产业类品牌展会,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和专利产品参展展示,引导企业延聘其为专属设计师,与国际一线保持同频;通过配套综合类产业型专业展,如家具展、建材展等,举办红点、红星大奖展示与交流,引导工业设计水平提升,注入生产型消费领域;提升和挖掘消费、文化领域节庆活动,以会带展,催生消费,如动漫游戏展,潮品衍生品等,借助新推广模式激发购买力。
二是展贸联动,形成展(展览会)、场(专业市场)、园(产业园区)三级场景架构。义乌、东莞两地会展,围绕“以贸兴展,以展促贸”或“产地办展,以展兴贸”的 “前店后坊”模式;海南消博会及上海进博会所配套规划的全球消费精品中心项目规划与进博会项目建设,延伸品牌展会功能,全球买,全球卖,到买全球,卖全球。广州行业综合性和专业类展会较多,如美博会、建材展、家具展、照明展、珠宝展、车展等,除传统消费性展会激发的交易外,培育新型消费模式落地,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加以赋能,比如全屋定制、家装设计等,鼓励展会主办方组织行业头部企业进入产业生态圈的开发,向行业前端,如设计,材料研发,向终端落地,打造大湾区集采或零售市场。
三是打造展、会、节庆、奖励旅游与商贸、美食等公共数字化平台。将分散的资源平台聚合成共享平台,使会展活动成为广州游、广州购的特色内容之一。目前商务部门所建立的广州市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全国唯一稳定维护运行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或可向惠民方向开放延伸,或打通旅游和商贸平台,共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四是围绕消费功能构建广州消费展矩阵。商务部刚刚出台的《“十四五”商务规划》中,梳理和确定了我国会展的三级矩阵:即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投洽会为核心的国家国际性展会;以东南、东北亚、非洲、中亚等地区为内容的双边区域性展会;以地区特色会展为主的地方性展会。广州可以此为指导,以鼓励和扩大消费为核心,建立广州消费类展会矩阵,如以广交会为龙头的国家级国际性品牌展为第一级,以海丝博览会、家具展、美博会等为第二级,归口产业消费类;以车展、酒类食品展、动漫潮流展、美食节、茶展等为第三级,归口居民消费类;以各区举办的以带动消费为主的特色商品展销、美食文化活动、假日文体商贸活动为第四级,归口市民消费文化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不同类别展会做大做强。
五是重新定义会展的属性功能,方可拓宽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载体的认识。会展业本质上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消费。就广州消费类展会的内涵而言,可从理念上探讨“双向延伸”的可行性。一是大力鼓励消费展举办,但消费展不等于面向市民2C的展销会,现有2C类展会需要提质;另一方面专业类展会也可延伸至消费领域,如海丝博览会等,保证专业性,面向专业买家服务的同时,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不出国门享受国际品质,适当时候,广交会亦可尝试向市民开放,进博会从首届开始,已做了有益尝试,社会效果显著。
作者:姜 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