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展览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数字化展厅、湖南美术馆“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 天津滨海美术馆“AR数字艺术展”、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纹样数字展”……近期,不少文化艺术机构运用大数据、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让艺术资源从历史中“走”出来、于光影中“活”起来、在大众中“火”起来。
裸眼3D效果新奇
在成都凤凰数字艺术中心,“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以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蓝本,运用全息投影、即时交互等技术将画作转化为动态数字长卷,营造出流光溢彩、“人在画中游”的山水胜境。
齐白石的《万竹山居图》从二维平面幻化为三维空间,木桥、竹林等实景与数字技术呈现的飞鸟、溪水融为一体……在湖南美术馆展出的“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上,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齐白石笔下的乡间美景。
在天津博物馆“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互动游戏体验区,观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即可调整大屏幕上船只的速度,体验龙舟竞赛的火热氛围。“游戏内容以北宋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为蓝本,通过数字化界面联动,让观众在互动中感受古人画作的精妙。”天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裸眼3D的效果很新奇,能与塞尚笔下的立体‘苹果’互动”“油画在科技赋能下鲜活跃动”“生动展示塞尚的艺术人生”……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塞尚·四季”大型沉浸艺术展厅,现场观众赞不绝口。原来,法国画家塞尚的一系列经典作品被转换为沉浸式媒体影像和装置,带来“可视、可听、可触”的艺术体验。
专家认为,良好的交互体验,是数字艺术展联结观众的关键纽带。利用数字化手段,营造出鲜活的互动场景,使艺术传播模式从单向信息输出转变为双向沟通交流,丰富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此外,这种沉浸式观赏场景适合拍照分享,可以满足观众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展示的需求。
高清展示精彩细节
技术与艺术的创意融合,让越来越多古建筑、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古今对话成为可能。在北京中轴线上,鼓楼中心的沉浸光影秀《共鸣》将音乐、鼓声、影像与建筑空间相结合,既呈现鼓楼本身的建筑结构之美,也生动展示了文物古迹的历史变迁。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细节装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通过虚拟现实等多种数字化形式,再现避暑山庄多处遗址历史原貌。
“经过数字化还原,壁画里的人物、走兽、花鸟仿佛从历史中走到现实,我深深感受到古代画师的智慧巧思和精湛技艺。”在北京法海寺壁画主题沉浸式数字艺术馆,观众刘女士连声感叹。数字化展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高清展示壁画局部的精彩细节,让观众深入了解壁画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首都师范大学创意产业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慧说,数字化呈现增加了观览的交互性、体验感、沉浸感,让文化遗产与观众的距离更近了,有利于促进美和历史的传承。数字技术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来体验,这是文博展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在线展览“不落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2月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从建立“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积极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到建设“数字敦煌”,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在线领略莫高窟魅力……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效助力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
如今不少文化艺术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将实体展览记录下来,通过线上方式对艺术内容进一步传播,打造“永不落幕”的在线展览,供观众随时浏览与观赏。专家表示,观众对线上展览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文化艺术机构应结合融媒体特性,多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传播和艺术教育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借助数字化“翅膀”,运用现代科技创新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文化艺术资源上“线”入“云”、刷“屏”出“圈”,既可以增强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路径。海外网 李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