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顾鸿儒
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1%,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业界认为,亮眼数据的背后,既有促消费政策的精准发力,亦体现出传统年节消费动能的有力释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得以充分展现。
抢抓节庆机遇
各地消费市场亮点交织
抓住亚冬会举办契机,黑龙江省近日组织开展“欢腾亚冬 嗨购龙江”系列促消费活动。以中国天坛祈年殿、泰国曼谷大皇宫、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等为原型的亚洲地标冰雕晶莹剔透,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前来一站式“打卡”。
河北省抢抓春节消费旺季的机遇期,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点燃消费热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河北省共发生消费3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3%。
家电以旧换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成为山东省的重点抓手,春节期间消费答卷亮眼。数据显示,1月28日—2月4日,山东省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国补活动共计销售16.46万台,销售金额5.09亿元,补贴金额7226.49万元。
北京市百余项主题活动火热展开,商家实现销售额高达81亿元,同比增长4.2%。北京市区客流量猛增至35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2.8%。
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20.78亿笔,金额8.52万亿元,分别比去年春节假期前7天增长25.70%、17.08%。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表示,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一系列政策为春节传统消费旺季再添一把火,助推消费实实在在地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环保节能的认同。例如,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消费者不仅能用上更先进、更环保的产品,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高开更待高走
促消费仍需进一步发力
站在2025年的起点,促消费对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至关重要。
“展望2025年中国消费领域,政策储备和发力空间依然广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重点任务定调,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首位。这预示着未来政策将继续聚焦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具体而言,政策空间将涵盖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降低消费成本等方面。”朱克力说。
中国县镇发展研究院院长吕风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消费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相应的政策空间。“当前,各方不断凝聚共识,所出台的政策和所作出的努力,均将消费视为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在日前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中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今年第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朱克力建议将今年中国消费政策倾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持续扩大服务消费,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等领域,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样化需求。二是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鼓励消费者更换老旧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以激发市场潜力。三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新消费模式,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四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五是注重政策协同和系统集成,形成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强大合力。
“这些政策组合拳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朱克力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