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承办,以“助推澜湄—中亚农业农资经贸合作交流”为主题,旨在加强沟通对接和展示推介,促进澜湄合作、中国—中亚合作在农业农资领域不断走深走实。
会议期间,来自澜湄、东盟及中亚地区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合作社、农业农资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共同围绕农业绿色转型、农资技术创新、区域经贸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阿地力·吾布力表示,今年是澜湄合作机制启动9周年,是“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同时也是联合国宣布的第二个“国际合作社年”。他提议有关各方在三方面进一步增进合作:一是共促农业稳产增产,推进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共推农资绿色转型,助力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共建经贸一体化大市场,助推区域产供链稳定可持续增长。
菲律宾农业部助理部长吉纳维芙·维利卡里亚-格瓦拉表示,本次论坛不仅聚焦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范围正逐步拓展至中亚及其他地区,这一趋势令人鼓舞。菲律宾作为连接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重要门户,愿积极贡献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与各国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农业领事白露介绍,泰中两国半个世纪以来建立的深厚友谊已成为区域合作典范,其中农业合作始终是连接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泰国愿与各国携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在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及开拓中亚市场四个重点领域与各国深化合作。
论坛上还播放了“澜湄农业大讲堂”系列短视频之《中国农业农资简况》,介绍了中国植保无人机发展简况、有机肥产业发展现状等,助力区域农业农资科技交流与产业融合。与此同时,还有7家国内外合作社和企业代表作分享交流。
据介绍,本次论坛就澜湄和中亚地区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展开深入交流,不仅拓展了澜湄合作的新空间,展示了澜湄—中亚合作的新契机,也为未来澜湄—中亚协同发展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为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积极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