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1月20日讯(记者 王婉莹)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欧洽会”)11月20日在成都开幕。
作为中欧产业对接的重要桥梁,本届会议紧扣全球前沿产业发展脉搏,锚定中欧产业互补优势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充分结合成都在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业基础,精心设置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数字文创、农业食品、智能机器人五大平行产业对接会。
会议期间,不仅权威解读欧盟最新营商环境报告,为企业出海欧洲提供清晰指引,而且通过多元展示形式,全面呈现成都在多领域的产业生态活力与开放合作机遇,为参会者搭建起“找商机、促合作、谋发展”的高效平台。
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刘健男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在中欧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欧关系呈现巩固发展良好势头。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强化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功能,继续与各方密切合作,更好发挥欧洽会国家级、国际化平台作用,支持中欧企业在投资贸易、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掘更多合作新增长点,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近年来,成都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欧盟国家在经贸、文旅、科技等领域交流更加密切。本届欧洽会为成都深化中欧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志勇表示,成都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欧盟各界的友好交流,共同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本届欧洽会在务实推进合作方面亮点突出。据了解,在11月19日至21日会议期间,成都组织一批优质企业和机构进行产业考察,全方位、多领域展示成都产业生态、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与合作机遇,力争促成更多合作成果,让欧洽会真正成为 “合作落地的加速器”。
回溯欧洽会的发展历程,其早已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见证者”与“推动者”。欧洽会始于2002年,由欧盟委员会发起,自2006年落户成都以来,已发展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覆盖最广的中欧投资贸易与技术合作盛会之一。自创办以来,欧洽会累计吸引1.2万多家中欧企业踊跃参与,成功安排企业配对洽谈逾2.9万场次,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超过32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