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滚动 > 正文

“打卡”美术馆:“阿拉”周末新生活

2019年01月16日 07:06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张熠

  上周末,白领蒋晓芸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几乎“消磨”了一整天,60幅在“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品展亮相的真迹令她大呼过瘾。这周末,她打算“二刷”上海双年展,“现在的展览非常丰富,门票价格也不高,这是吸引我走进美术馆的原因”。

  如今,利用业余时间看展已成为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新潮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昨天发布的《2018年度上海市美术馆运营概况分析》显示,全市89家美术馆全年接待观众677万,同比增长近10%。展览数量亦十分可观,全年总计举办992场,旺季达到平均每天4场新展开幕的频次。

  第四季度成展览旺季

  临近春节,“猪圆日润——2019年生肖艺术作品展”今起亮相朱屺瞻艺术馆。艺术馆已连续16年举办生肖艺术展,每年都能吸引众多观众。

  每逢节日,美术馆热衷举办各种主题展,但若放眼全年,则可发现往往第四季度是展览高峰期。据统计,去年光第四季度,沪上就举办了372场展览。2018年11月,上海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简称ART021)、上海艺术博览会等艺术盛会相继举办,令上海一时成为风头无限的艺术“打卡”胜地。

  高品质展览最具人气。昊美术馆去年6月起展出阿根廷“错觉”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的大型个展《虚·构》,当月观众人次超过4万,达到平时的8倍。

  “走进美术馆、艺术馆的年轻人变多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描绘了观众的群像:“年龄25至35岁,白领为主。”

  公共教育拓展美育空间

  伴随去年近千场美术展览的是3倍以上场次的公共教育活动,如讲座、导览、儿童美育、工作坊等。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认为,美育的基础是研究和传播,美术馆要承担起公共教育职能。从全年看,中华艺术宫提供了270场活动,日日不停歇。除了主场馆外,上海双年展携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思南公馆等,在城市各处设立展览馆、影院、实验室、发声场,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本市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品牌已在全国享有口碑,标识度与专业性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公共教育活动仍有不少空白点,各馆数据相差巨大。尤其是一些国有美术馆尚无配套的惠民类公共教育活动,在发挥美术馆社会服务功能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微信截图_20230830144859_副本.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