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21日讯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2020蓉汇菁英创新论坛于9月19日在成都举办。作为今年在成都举办的首个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大型活动,会上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成都发布了合作机会清单,释放了近百机会。
好成绩之外,成都也借此契机给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诚意”——围绕展会服务模式创新要求,成都发布合作机会清单,涉及15个项目新场景、16个项目新产品、18个项目投资机会。其次则是13个新消费场景清单、7个产业政策清单、23个重大活动清单。
机会清单:15个项目新场景16个项目新产品18个项目投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成都围绕展会服务模式创新要求,再次对外发布合作机会清单。记者了解到,此次机会清单涉及15个项目新场景、16个项目新产品、18个项目投资机会。项目新场景,天府国会中心、空港国会中心等提出了合作需求,有融资、项目招引、人才引进以及运营管理等;项目新产品,包括IES智慧会展平台、会展物联网管理平台、主场服务线上平台、抗疫解决方案等;项目投资机会,基本全市都有会展载体建设项目,覆盖了中心城区和区市县。
其次,“机会”还涉及13个新消费场景清单、7个产业政策清单、23个重大活动清单。新消费场景清单,提供了一批具有成都特色、老百姓消费市场大的机会场景;产业政策清单,是目前在会展产业促进、管理、创新等方面最新举措;重大活动清单则列出了今年举办的重大活动。
这种让机会“落地成金”的方式,实际上也是从应用场景上为企业提供供给。“现在城市发展的物理空间已遇到了瓶颈,需要一种新的供给出现,也即‘场景’。”在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赋看来,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这实际上正是“机会”的直观体现。“为此,我们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围绕城市特色和产业促进需求,正积极推动《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通过人大立法,目前已全面征求社会和部门意见并完善,力争年底出台。”
除此之外,会上发布了《2019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中国会展指数报告>》,成都在中国会展城市指数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位。据悉,中国会展城市指数(CCEIc),具体表现为各相关城市的会展指数,由数量指数(CCEIcq)、面积指数(CCEIcs)、收入指数(CCEIci)三部分组成。
强劲韧性:截止目前成都举办高品质会展活动超366个
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会展业作为成都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成都人而言,会展既是产业的一个部分,更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事实上,在疫情冲击下,成都出台了促进会展业尽快复工复产的相关扶持政策,也加快了新的会展业态、形态的探索和促进,同时也和各企业共同探索举办一些新模式的展与会。上述负责人表示,“严峻形势下,成都到目前仍然举办了高品质的会展活动超过366个,成都已经展现出了发展的强劲韧性,也展现出了城市发展的强劲活力。”
“在这其中,2020年前8个月,成都通过展会项目达成签约投资项目315个、协议投资金额4983亿元,这2个数据预计较去年会有明显上升。” 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赋强调,这充分回应了成都对于“会展产业一体化”的思路谋划,也进一步证明成都会展业还需要把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实现与数字、智能、绿色、创意、流量、共享等融合发展,才能提升产业的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世界五大车展日内瓦车展、巴黎车展、北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东京车展均取消或延期,而第二十三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7月24日-8月2日在西博城成功举办,展览规模16万平米,是首个举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A级车展。统计数据显示:展期10天,现场观众总人数逾38万人次,共销售汽车38907台,成交额超68.06亿元,同比双双“上涨”。
会展业既是经济提振的前驱,又是防控疫情的前沿,这就需要在高强度防范工作的同时,推进会展项目的实施。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太阳能光伏及储能技术设备展、中国(成都)国际电池产业博览会、亚洲花卉产业博览会等6个展会;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7个项目达成意向签约合作。(王俊杰/文 成都市博览局/供图)